与友人V的探讨 1

冰冰博文

友人V研究灵修光课的资深老师,翻译出版了“玉苒厦之书(URANTIA BOOK)”、“光的課程”等灵修书籍。我们常常就人生哲理、生活琐事、朋友烦恼和社会时势等等的探讨,正所谓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

Sep 6, 2018
V:同时我想与妳讨论如何礼貌地与SDA教会保持距离。毕竟这是个小城,我的脱离,必然使他们非常失望。好聚好散,以免见面尴尬。在大城市就不会有这问题了,以後我再也不去任何教会了。我会跟大家说,我信仰神,但不是宗教信仰。

Sep 14, 2018
V:我的中文名字:xxx,李智伦是我们一个资深的教师
不需要太费力去看,只是讓妳知道我的工作。我每天还是得工作四五个小时,有工作进度的喔,但因教会除了圣经不接受任何其它说法,所以我就不在基督徒面前谈我的工作。
回答:一定要拜讀的,學無止境,我在學校學了哲學,而後自修了心理學,蠻喜歡讀哲學和厚黑學書籍,還是要不停學習,謝謝您的分享!
V:珈宁是湖南的学生,已跟我们学习了十多年,这次工作坊是由她主办。
这次的工作坊办完後,我将停止,至少一段时间不再办,因为我的焦点将放在一本书厚达二千页的翻译与修订上。
我曾译出一套光的课程系列教材,现在这课程由一些教师集体在带领,这讓我能再开出一条新的途径出来。我翻译出版的书刚好被AMY借去了,但有早期的,妳如有兴趣我再拿给妳看。
回答:哇,真了不起,翻譯不是簡單的,因為文化的不同,所用的詞就不是字面上的意義,要了解兩種文化,您好捧,謝謝您的分享!
V:这是我唯一会做的事,在生活其它事务上,我是生活白痴。
AMY 在这领域中,她听说有一个心灵课程的译者住在雪士达山,她隠约感到应该是我,所以她今天也是要了解一下,因为她的工作与心灵有关。

Sep 16, 2018
V:发给妳提昨天我们共修的文档,妳在旅行中也可当做好玩看看,也可进一步了解我的工作。我想Amy 不要May一起去走路,不会是因May有什麽问题,而是她不了解我们的思想语言,但她知道我可以了解她。
Kay 他们的游记中应会介绍到妳,将来慕名找妳的人,应会是说我们一般思想语言的人,妳也借此审核一下,这是不是妳能接纳的类型。
听说他们已在脸书上开始贴了,但我没脸书,只有等他们最後整理出来再看了
如妳对我出版的书有兴趣,我可以讓妳带一两本在路上看。
回答:我能理解Amy的感覺,不是每個人都能互相理解或有共同語言,因為每個人所受的教育、生活環境不同,思想深度不同,也不是別人的過錯,只是談得來的人多來往,談不陇的人少來往罷了
V:是这样的,有缘自然会相聚,就像我们,我原本觉得你们年轻人不会有太多话可说,也没想要多连接,那知上天透过邮差讓我们结了缘,有点不可思议。
回答:是呀,一般的人,我都沒問題,只是聊多聊少,有感恩的、思想有深度些的人,可能比較多交往些。謝謝kay他們的介紹,我有Facebook 臉書,我們可以去看看呀
我們的相識就是緣份,上天(God)安排,與智者在一起總能學習很多,可以讓心靈的升華
V說:妳看这次的共修文档就会明白其实我们也还在探索,只是我们以开放的心open mind 来探索,发这篇文档原本也是为了方便,因它就在我昨天发的已发邮件中,我转发一下就可以了,只是发完後想想,正好也讓妳了解我在做什麽。这是继上星期的一篇,妳有兴趣看与它相关的前一篇吗?
回答:當然有興趣了,謝謝您的分享!思想開放,心靈也就開放,學無止境呀
V說:好的,上一篇已发出,好高兴我们能有进一步的互相理解。原本没提我的工作也是尊重妳是传统基督徒,不会喜欢我们的探讨,所以不提。

Oct 28, 2018
V:妳的朋友可能是看到我翻译那本Initiation , 那本书是早期新时代(new age)人士会读的书,new age 这名称自70年代在西方就有了,它是一个新潮流运动new age movement,是一个时代的革新动动,不同于special group。但後来新时代又分成许多不同类别,许多没有心灵文化根底的人,便有些过于倾向嬉皮,

因此讲新时代人士大家还是会要先知道是那一种新时代。我都将new age译新纪元

她从那本书知道我是保守的新纪元人士,是在理念有所追求的人。这样很好,表示她走的路线与我相差不是很远,大陆回来再与她相识了

May 27, 2019
回答:妳是好媽媽了,一般美國家庭都不大會为下一代,更不用說隔代了,送車送房的,華人父母都比較操心的

V::是啊,这是中华文明的一部份,我们今天在路上还在谈,中国人有为下一代着想的意识,国家才能强盛,文明才能进步,中国在被打得七零八落之後能再度掘起,就是因为文明保留下来了,以及社会群体有为下一代努力的意识与意愿。

Jan 30, 2020
V:‘武漢肺炎最新消息⋯‘ 这种事情可能吗?
回答:絕對不可能的!這種video 一聽就是政治宣傳,與法輪功‘大世界’一樣不可信。現在社會上常有種陰謀論,去鼓動人心,造成社會分化和仇恨,我常常要甑別這類文章或新聞,去取其糟粕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