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二)加州风光 洛市位于加州(California)中部,北有三藩市(San Francisco),南为聖迭牙哥(San Diego),为三大地区,相当于国内专区。下设县(county)或称郡,县分为若干市(乡、镇级市),我们初来,往往弄不清楚县、市,橙县(Orange county)的Mission Viejo市。这儿墨西哥人多,许多地名是西班牙语读音。如 Viejo,读若 [via hou],初来感觉别扭,慢慢也就习惯了。加州(相当国内省)为上南北狭长地区。沿海较平坦,往西不远就是丘陵山区。由于缺水,山区有些地方像新疆戈壁滩,不这保护较好,红柳、索索类植物严禁采伐,还有些生气。加州是Coast Range(沿岸地区),此地区中,沿岸平地及丘陵地带,经济发达,中全美最富庶的州之一。全州人口3,800万。华人聚居在三藩市及洛城,有些地方由于很多台湾、香港、北京、上海人聚居形成华华裔社会。早期香港人多,中期台湾人多,近期大陆人多。在这一区域,店铺招牌都是中英文并列,与国内大城市相同,还出版中文报纸多种。据说,在些老年移民或新来移民,不会美语,仍可生活应付自如。
我一来,就喜欢上了这儿的自然环境。在居住区,房屋多为一层、两层,家家都有庭园,其面积约为宅基地的一半。庭园布置分前后左右,多半以前后为主,主人自出心裁,争奇斗胜,种植花草树木,既创造了舒适的生活条件,又美化了环境。树有高大松柏及阔叶树;中有花果树,我,见到的就有三角梅、橙树、枇杷树等,有的果实累累,亦无人偷摘。地面上的花木更是多姿多彩,有各种颜色的杜鹃、玫瑰、蔷薇等。热带作物有高大的棕榈,有地面上的厚叶,锯齿形的花木等。房边墙沿种的绿篱也开着繁的小花。这些花木都得到主人的精心养护,品种繁多,生长茂密。如玫瑰有大红,淡红,鹅黄,淡黄,纯白等不同品种,花开有碗大者争相竞放,小者花团绵蔟,宛如花球;如杜鹃有深红、淡红、纯白等开得满树不见叶片。院中隙地大部种上标准草皮,按时修剪,增加绿意。附近有大片草地的Park,中间是足球场,四周亦盖以草皮,有野餐的铁质桌椅、烤炉,儿童游乐设施,沙滩排球场(四周木框,下铺粗砂)等。旁边有一小谷地,亦铺上草皮,两旁树木,颇有绿意,与两旁屋庭园相接。由于自然环境适宜,晨间跑步,可闻鸟雀鸣叫,可见松鼠,不知名的小动物在树丛中奔驰,窥视。我说这儿除了繁忙公路上的洗车奔驰外,倒是一个适于休闲的好去处,女儿两口说,那你们就在这儿多休养几个月吧!
看到这些,我不禁想到国内情况。在国内,我们地少人多,做不到这这种程度(某些占地甚广的豪华别墅区例外)。但是,我们能不能从我们实际情况出发,加强化工作,改善我们居住环境呢?有些地方,由于长官意志及经济利益驱使,侵占仅有的城市一点空地难道应该么?洛市近几十年才得到大发展所以能事先进行规划,留出足够的空地进行绿化,建立公园。除了市区有些楼房外,居住区房子多为平房,后来有的家庭人口增加,加盖一层成为两层。丘陵地有的盖有三层楼房,作为公寓出租房。房屋建筑设计有几种标准设计,可供选择,一般都有两边流水大屋顶。房屋建筑错落有致,但并不显零乱。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。
加州有一很大特点,除市区(Down Town)外。住房都是木头盖。一个原因是加州地处地震带,木头房子可以减少伤亡和损失。在去年加州中部山区7级地震,人员仅一死二伤。当然主要原因居民少,但木头房屋坍塌少也是一个原因。最近美国经济情况好转,翻修、扩建房屋的人多起来了,我们才得以窥见其建房的过程。地基是水泥浇筑,上面木柱立于水泥孔中,木梁,木条组合成房架结构。房顶在粗木条上铺1cm以上的复合板,外包经油毡,大孔铁丝网,再覆以合成材料压制而成的防水、防火的复合材料平瓦状顶。墙壁也是复合板外包铁丝网,再抹上很厚的涂料。门窗是做好后安上去的。他们盖房子用的材料很讲究,木材没有裂纹,既平又直,复合板每层较厚,压缩紧密,平直光滑。这儿盖房子不用榫接,全部用钉子把木头结合在一起。这种房子抗震效果好,震级不不高时,房子摇晃不一定倒;即使倒塌,造成的伤亡也小一些。同时,这种房子房顶与天花板之间有一三角形空间,可以起到隔热防寒的作用。木质房屋的缺点是容易失火,我们经常能听公路上呼啸而过的消防车的声音,不知道哪儿又失火了。这种建筑占地多,不是我国能推广的,但在加州,却有非常大的好处。最近我们到北嶺(North Reight)加州大学分校同坡家。他谈到1994年该地区发生6.8级地震,房屋摇晃而不倒仅家俱移位数呎,而房屋之间砖隔墙则倒塌。该地区仅一栋三层楼房,建筑质量差,二、三层压塌一层造成伤亡。那次地震不算小,但仅死亡25人。可见这种房屋有较强的防震功能。
(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