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开人的情谊重, 在国内我们体会很深。但在国外呢? 长久在异国他乡,接触少了,会不会淡薄了? 在我思想中还是一个问号。这次在美国待了半年,我得到了一个答案: 域外南开人,比亲人还要亲。惟其接触少了,他们更加珍视每一次见面机会,我们会倾心交谈,敞开心扉,谈自己的感受,对祖国的思念,对亲人,级友的挂念;对国内来的级友照顾, 关怀,无微不至,令人感动。我感到我是带着他们深厚的情谊回来的。我记得,在旧金山,我与在国内从未见过面的段陵兰,不知怎么谈到”形象思维”,她说不知我是何所指。实际上,我是在那种场面(级友聚会)上,对大家的表现,感触很多,想得很多.真有”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”的具体联想。
我们在圣诞节,新年与家人聚会后,听说,春节期间45级赵立生要经三藩市返国,级友们准备聚会一次。这可是一个好机会,能与同学见面。我们先与李克明联系,他欢迎我们参加,并可在家接待我们,时间在除夕。国外见面的机会难得,如果能与46 级友也聚会一次,那就更完美了。我就给邹兆年联系,看能否在春节那一天与46级级友聚一聚?后来,他回电话说,与大家联系,大家都愿意在春节那一天聚会上见面。因此,我们得以参加两级的聚会,能见到很多当地的级友,十分高兴。美国汽车多,出行应该方便吧,实则不然。现在同学们年纪都大了,有些人又有病痛,孩子们也不放心他们开车,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。而孩子们每天得按时上班,送他们也不方便。平常大家聚会少了,见面也不多。听说国内有级友来,都很高兴,愿意见上一面。兆年与大家打电话联系,每个级友都说机会难得,别的事可以放一放,聚会一定要参加。因此,我们便有三藩市之行。可是,公共交通又有两头接送的问题,我们正在发愁,洛市的46级级友王一涵挺身而出,说他正好有事要去三藩市,可以带我们去。实际上,他是专程送我们,为了怕我们过意不去,才这么说的。这样,我们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,顺利到达三藩市。兆年已在家等候我们,安排我们在他家作客,参加两天的聚会,然后再游览一天。参加聚会前,我们就感到了级友的热情。
除夕那天,45级在杨耆荪家聚会,她是后来搬家来此的。听说立生来美,要由东部回国,主动邀请他来此一聚。聚会由克明主持,他说今天到的人比往常都多,共有17人。其中包括46级杨延昕夫妇,他们专门接送我们和杨锡萱的,他夫人与耆荪还是清华同学呢;还有林同坡之弟同墉,他是专门替他哥哥送祝词来的。同坡的祝词是一首藏头诗,其姐同郁也送来一盘她跳舞的磁带以示祝贺。聚会期间,高骏千,杜松培,林同郁都打电话来表示问候,其中,骏千还给一些人电话上个别交谈两句;耆荪也讲了她来美的经过,在美的生活等。午餐后大家还在杨府门前合影,留下这难忘时刻的纪念。我老伴与女级友也谈得很投机,还接受了她们的小纪念品呢。
春节当天,46级级友在杨锡萱家聚会。因为她关节疼,白天孩子们不在家,她又不愿放过聚会的机会,就邀请大家去她家。那天,到了13人,兆年讲这是到得最全的一次。大家在杨家客厅漫谈,交流情况。沈锷夫人也闻讯而来,谈到她等绿卡老签不下来,最担心得病,思想负担较重。延昕夫人因其书,在级友中知名度大为提高,考虑到今后生活条件,他们夫妇也有归国养老之意;锡萱拿到绿卡也在考虑下一步怎么办。级友们现在都面临对今后生活的安排问题。大家还特别关心国内级友情况,当知道有级友逝世的消息,都不胜唏嘘。后来,大家到韩式馆品尝豆腐煲,尽兴而散。
一天的长途跋涉,加上两天的聚会,劳累加兴奋,在兆年家电池血压计一量,老伴的血压升高。第二天早晨下降了一些,但为了保险起见,我们决定回家休息。一涵一大早就驱车上路,他为了弥补没有游览的遗憾,也为了不要太累,就走走停停,一面休息,一面沿途的景点看一看,如金门大桥,17英哩森林公园,一号沿太平洋公路等等。我们都停下来休息,欣赏。晚上才到王府。次日回到女儿家。一到家,即刻买了血压计,一天三次地量。结果高压有时还有点高,低压正常。再坚持每天服降压药,不敢大意,血压基本稳定了。最令我感动的是级友们的关心和爱护。兆年夫妇是天天打电话,发电邮,别的级友如陵兰夫妇,延昕夫妇,郁华夫妇,也持续多日来电了解情况,提出建议,关心备至。为回答级友的问候,我们把每日血压的数字向大家通报。她受到大家的关爱,成为重要人物了。后来情况正常后,看了45级友齐仕珍在级刊上的文章,进一步明确有高血压就要树立终身服药的思想,以保平安。更有甚者,45级级友加拿大的杜松培闻讯后,他马上给寄来效果不错的新药。我们这次的经历,令我们体会到很多东西,一是如何对付高血压,一是级友情无价。…..
(待续)